當時在學校看的時候感覺還挺特殊的, 因為雖然聽說不少有關Rent的消息, 不過也僅只注意到裡面有一對拉子(Maureen與Joanne) 而已. 那時還不太了解Rent音樂劇對許多人的深刻影響力. 有些看過音樂劇的朋友曾經跟我抱怨過電影拍得並沒有想像中完美, 不過因為沒看過音樂劇, 所以真要比也無從比起.
說實在我覺得電影版的"吉屋出租"其實拍得很好, 尤其一些局部處理的視覺畫面應該是音樂劇無法在台上表現出來的. 第一幕開場之後在古老倉庫社區群火飛舞租金催繳通知就是一例.
"吉屋出租"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90年代的紐約市, 基本上在說一群不屬於社會精英階層的主角在音樂, 電影, 舞蹈, 社會運動與AIDS奮鬥的故事. 電影主角群中有不少人是當初音樂劇的開劇原班人馬
其中包括了: Anthony Rapp飾Mark, Adam Pascal飾Roger, Jesse L. Martin飾Tom Collins, Wilson Jermaine Heredia飾Angel, Idina Menzel飾 Maureen與Taye Diggs飾Benjamin. 這些當初在Rent音樂劇演出的演員們後來都有不錯的成績, 而且因為找回了許多開劇演員, 這部電影自然在Rent迷眼中有極高度的期待.

尤其想到雖然我看的是電影, 但是很多劇情與原本的音樂劇並沒有被大幅改動, 那個年代就用如此帶有正面影響力的角度去面對像AIDS這樣議題的東西, 可想而知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被影響.
光看電影就好, 八個主要演員中有5位是有色人種, 4位非異性戀, 大部份的主角並不在上流/中產社交圈生活. 而且劇中4位HIV的角色從來沒有因為如此被其他角色排斥或欺負, 這4位角色一掃刻板印象中AIDS病友的鬱弱, 反而/甚至比其他角色深具生命的活力.

而且就像在Desert Hearts那篇提起的一樣, 像Rent這樣帶有時代及文化潮流背景的好作品, 電影版絕對會比音樂劇容易了解, 也更容易接觸不同文化背景階層的人. 不然如果真要等到音樂劇在所居住的城市公演那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咧!
Afterthought: DVD已經不知被我看過幾次了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